喝水是很习以为常的动作,但要有健康的身体,正确喝水方式更是关键。由于水也参与人体每一项生化反应,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一、起床后喝300cc水
在睡眠过程身体仍会因为呼吸,还是会不断流失水分。起床时身体其实是缺水的,因此起床后喝杯白开水,不但能帮身体解渴,还能稳定血压、刺激肠胃蠕动,但喝 300cc 就够,别一次摄取太多水分。
二、别喝过量的水 以体重 90 公斤为界
水虽然对身体是不可或缺,但也不是多多益善。每人每天需要摄取的水量以体重 90 公斤为界,90公斤以上的人每天需要 3000cc 的水来协助代谢,90公斤以下的人则建议一天喝2000cc 就足够。
澳洲蒙那许大学首席研究员法雷尔(Michael Farrell)主张,过度饮用水后,会使身体处于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的危险中,当血液中的钠含量变得异常低时,可能会引起嗜睡、恶心,甚至昏迷的症状。
三、饭前、饭后都要喝水
"饭前喝水" 可以让食物中溶于水的多种营养素方便吸收,可以吃饭前半小时先喝 100cc 的水,让水分被充分吸收行成胃液,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,连进食量也会明显变少,因为水增加的饱足感,达到减肥效果。
吃饱饭后两小时可以再喝 300cc 的水,促进饱足激素的分泌,增强肠道消化机能。
四、睡前一小时不喝水
睡前喝太多水容易导致隔天水肿,或是半夜会一直起床跑厕所,导致睡眠中断。睡前一小时应尽量避免摄取过多的水分。
五、喝水时“量少多次”
注意在运动流汗后,不要一次快速喝下大量的水,一次灌入太多水,肾脏会收到「进水太多」的讯号!加速排尿的速度,反而让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,建议一次喝水不要超过100c.c,要分次慢慢喝,在一小时内饮水不超过1000c.c。